关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督查情况通报(10月)
第41期
黄梅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11月25日
关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督查情况通报(10月)
10月中下旬,根据县政府督查工作的统一安排,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题督查组结合省验收标准,重点对16个乡镇垃圾治理工作的软件资料收集、设施配备、区域环境卫生、垃圾中转站运行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督查,现将督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迎检资料收集积极。当前大部分乡镇都按照县垃治办制定的目录完成了迎检资料的收集工作,其中小池镇、分路镇率先完成了中转站的评定工作;
(二)设施配备齐全。自县第三批垃圾治理设施采购发放以来,大部分乡镇也根据村组实际适当增补了部分治理设施,当前各乡镇垃圾箱、垃圾桶基本能够满足治理需求。
(三)区域环境卫生好转。大部分乡镇镇区环卫设施完善、保洁机制健全,集镇容貌、环境卫生状况良好,较突出的有小池镇、五祖镇、柳林乡、停前镇、新开镇;本次督查过程中,各乡镇被抽检的行政村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物料堆放有序,村容村貌整洁度较好。
(四)垃圾中转站运行有序。各乡镇的垃圾中转站压缩机械设备均在正常运行,机械故障能够及时维修解决,生活垃圾及时得到进站压缩,县级转运车辆与各乡镇垃圾中转站之间能够及时对接转运,全县垃圾收集、压缩、转运体系做到了有序运转。
二、存在问题
(一)软件材料不实。部分乡镇迎检材料千篇一律,与镇情村情实际结合不够。濯港镇、苦竹乡资料收集出现有工作方案无工作痕迹,有数据无佐证现象,未按照要求进行资料收集。
(二)设备管理不善。部分乡镇、行政村对设施疏于管理,出现铁皮垃圾箱被火焚烧现象,箱体表面油漆脱落,影响使用寿命;部分村组垃圾桶发放给村民后疏于管理,有些村民将垃圾桶放在家里闲置,或随意改变用途装置其它物品,致使治理设施未发挥功能;督查中还发现黄梅镇垃圾箱未配备到村组、蔡山镇村组垃圾桶配备不足等现象,需要及时发放和补充。
(三)区域环境治理效果不平衡。人口密度较大的孔垄镇、蔡山镇环境卫生状况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乡镇忽视道路沿线环境卫生问题的现象较突出,日常保洁不到位,公共区域垃圾暴露,河塘沟渠漂浮垃圾、清理不及时。辖区内道路沿线可视范围仍然存在大面积暴露垃圾的有蔡山镇、苦竹乡。
(四)管理制度不健全。现场督查中发现,有些乡镇中转站墙上无管理制度、无安全操作规程,有些无垃圾转运台账、无消杀记录,有些中转站工作区域及周边环境脏乱差,与省级验收标准差距较大,分路镇、新开镇垃圾中转站周边环境卫生状况不佳。
三、下步工作要求
(一)做好迎接省级验收准备。各乡镇要对照省级验收考评要求、评分标准,细化部门、行政村的迎检任务,完善各项工作准备,促进迎检任务的落实。要开展专项行动,对镇村陈年垃圾、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垃圾、山体水域道路沿线等公共区域的裸露垃圾进行全面清理。
(二)完善治理资料收集。资料收集不完善的乡镇,要严格按照县垃治办制定的资料目录查缺补漏,迅速完成资料收集工作;要数据合理、佐证有力,确保在省级验收工作中,资料收集不失分。
(三)健全村组设施配套。一是完善保洁队伍建设。各乡镇、行政村要按照梅办发〔2015〕22号文件每100户配备一名专职保洁员的要求,迅速配齐保洁队伍。二是完善治理设施。要根据村组大小和人口密集度等情况合理配置设施,破损的垃圾箱、垃圾桶要及时维修、更换,并要保持设施清洁。
(四)加强中转站日常管理。中转站要配备专人管理,各项管理制度张贴上墙,设施设备按期养护,转运消杀台账清晰,并保持工作区域及周边干净清洁。
附件: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督查考评得分排名表
附件: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督查考评得分排名表
乡 镇 |
得分情况 |
名次 |
停前镇 |
94.6 |
1 |
小池镇 |
93.7 |
2 |
五祖镇 |
91.5 |
3 |
柳林乡 |
90.3 |
4 |
大河镇 |
89.7 |
5 |
杉木乡 |
87.2 |
6 |
独山镇 |
83 |
7 |
下新镇 |
82.1 |
8 |
分路镇 |
81.9 |
9 |
新开镇 |
80.8 |
10 |
濯港镇 |
77.5 |
11 |
孔垄镇 |
74.6 |
12 |
刘佐乡 |
69.8 |
13 |
黄梅镇 |
67 |
14 |
苦竹乡 |
63 |
15 |
蔡山镇 |
61.5 |
16 |